知州仍未返回府衙。
暮色四起,塞外长风猎猎。
姜玉姝骑马回城,穿过街市,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热闹极了。
宁州虽是塞外之地,却盛产粮食,商贸繁荣,被誉为“塞外江南”,犹如一颗明珠,拂去蒙尘之后,熠熠生辉。
入夜,护卫簇拥下,姜玉姝按辔徐行,途经酒肆茶馆、当铺布庄、粮坊面摊……食物飘香,商贩吆喝,冷不防传来一阵娇媚调/情与悠扬乐曲,是ji坊女子在殷勤揽客。
她顺路巡察了一番,待踏进后衙,夜已漆黑。
“娘!”
“您回来了。”郭炅十五岁了,少年英气勃勃,疾步迎接母亲,“滁节知县前来拜访,等了半天,在客房住下了。”
“哦?派人去说一声,今天太晚,倘若没有急事,请他好生休息,明天再见面。”奔波Cao劳,风里来雨里去,姜玉姝的身体逐渐不如年轻时,面露倦色。
郭炅立即打发小厮去传令,关切问:“事情办妥了吗?”
“几个镇争执数年,在官府主持下反复丈量,终于把那片荒山划分清楚了。”她走向卧房,疲惫说:“否则,娘实在不放心离开。”
“母亲辛苦了,进屋坐会儿,晚饭马上好!”
母子边走边聊,路过厢房时,听见挪动重物的动静,她抬脚前去一看:
地上两个木箱,婆子正合力往外搬。
“母亲回来啦。”郭晓嫣亲昵贴近,下人纷纷行礼。
姜玉姝含笑问:“行李还没收拾好吗?”
“快了快了!”郭晓嫣已及笄,出落得亭亭玉立,雪肤花貌,脆生生说:“这两箱是各色砚台和石雕,女儿想带回都城,送给亲戚们。”
“随你。不错,懂得给亲戚带礼物了。”
郭炅顺手打开箱子,拿起一块鹅黄缀绿的砚台,“两箱石头,忒沉。”
“放车上呀,又不用人拎着。”少女把砚台放回箱内,“这些石料,大多是父亲带着咱们去草原边上乱石沟捡的,Jing挑细选,辛辛苦苦,我一个也舍不得丢。”
郭炅不喜欢五颜六色的石头,“既然妹妹喜欢,那就统统带回都城!”
“娘,父亲什么时候能忙完?”
姜玉姝坐在一旁喝茶,“说不准,指挥使必须把公务交代清楚才能离开。总之,月底启程。”
“然后呢?”
“什么‘然后’?”
少女环顾住了几年的卧房,神色有些茫然,“这次回去之后,我们还会回来吗?”
姜玉姝一愣,捏着茶杯,凝望窗外苍茫夜空,思绪万千,沉思不语。
“回来做什么?”郭炅也有些茫然,“咱们老家在都城,爹娘又已经升迁调回家乡,应该不会再回来了?”
姜玉姝定定神,缓缓答:“当年,遭流放的时候,娘……十六岁,似乎一转眼,二十年就过去了,娘在西北足足生活了二十年,安家立业,早已把边塞当成‘家乡’。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回来看看。”
“到时别忘了带上孩儿!”郭炅话音刚落,郭晓嫣接腔:“还有我!”
姜玉姝笑着颔首。
话虽如此,但她快四十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三千里长路漫漫,兴许过几年就禁不起跋山涉水颠簸之苦。
不舍,极度不舍。
四月末·清晨
府衙门外,几辆马车等候,下人忙碌搬运行李,把行李一一搁进车内。
姜玉姝并未穿官袍,而是穿着霜色衣裳,衣襟绣浅碧兰草,鬓间佩戴珠钗与玉簪,端庄得体,素雅干练。
知州升迁离任,衙门中人齐齐相送。
“多谢各位相送。”她含笑,“过阵子,新任知州将来上任,但愿宁州越来越繁荣,也祝各位前程似锦。”
“大人——”府衙佐贰官吏均满脸不舍之色,受赏识与提拔者红着眼睛,哽咽说:“大人,一路保重。”
“从今往后,下官不能为您效劳了,您多珍重。”
“大人的赏识提拔之恩,卑职没齿难忘。”
……
共事多年,没有恩情也有交情,没有交情也有熟识之情。
姜玉姝心里自然难受,勉强维持从容,笑道:“多谢,诸位的祝福,我一一收下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就此别过了。”语毕,她涩声下令:“走了,启程。”
不消片刻,众人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开路的护卫鞭子“噼啪”一甩,车轮辘辘,马车渐渐远离府衙。
姜玉姝与女儿同车,郭晓嫣掀开帘子眺望,轻声说:“唉,看呐,黄大人哭了,通判也哭了。”
“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她靠着椅背,惆怅叹息,“总有分别的时候。”
“不知父亲忙完了没有?”
姜玉姝深吸口气,振作答:“约好了的,月底在岔路口汇合,一起回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