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展漆黑的双眸顷刻间红了,身子也不知是因为愠怒还是心寒而微微发颤。
他咬着牙,浑身没有一处是放松的,却久久一言不发。
孔妙禾的心像被人攥紧了,莫名有些心疼他。
她环上他的腰,将头贴在他身侧,感受着他身子的战颤。
她轻抚着他的背,声音也柔下来:“王爷,王爷,没事的。”
会没事的。
因她而起的事故,她理应护他无虞。
晏子展感受着她的触摸,情绪一点点恢复平静。
他望进她眼里,哑着嗓子,说:“好。”
即使这世界都背弃他,只要她在他身侧,他就有了留恋这人世的理由。
-
又过了两日,孔妙禾为了行动自如,干脆换了男装,与滕英在营中细细查探着可疑的人与物。
一无所得。
随后,战争号角吹响,晏子展带兵出征。
孔妙禾再三确认他穿好了金丝软甲,又细细嘱咐他定要小心。
他彼时笑:“如今这局势,战场上反而是最安全的。”
这话没错,皇上再想晏子展死在西境,也不可能冒着败仗的风险,在战场上做什么手脚。
更不可能与敌军勾连,只为了置晏子展于死地。
总不可能为了除掉晏子展,让万千大俞子民跟着陪葬。
西境的防线,必须要守住。
晏子展要上阵杀敌洒热血,孔妙禾总不可能拦住他。
她在营地目送他带兵离去。
她从未感觉过时间流逝如此之慢,每一次前线送来战报,都令她心中震颤。
西和国大军10万,又从邻国达卢借兵10万,与15万大俞军苦战两日。
前线粮草短缺,军资也匮乏,这场仗已经到了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出事端的时刻。
士卒疲惫,将帅却不能松懈,风吹草动都会是压垮士卒心理防线的原因。士气一旦低迷,再想要破釜沉舟,就难了。
可早该运送到的军需补给却迟迟不见踪影,孔妙禾察出有异,与滕英暗中调查。
“按理说,远途运输,军需物资缓个几日抵达倒也正常。”滕英沉yin道。
但孔妙禾不敢做这样的打算,她只有一切都按照最坏的打算去想,才有可能万无一失。
“没有粮草,前线还能撑几日?”她问。
“最多两日。”滕英笃定。
边境不比守城,西境地势险要,排兵布局已是不易。
西和来犯,兵法诡谲,士气高涨,这段时日以来一直是强攻的一方。
而大俞军对西境的气候还不太适应,晏子展认为先固守再乘胜追击是最好的安排。
要守住防线,粮草军需决不能短缺。
所以,这么坐以待毙不是办法,奈何军中有严明的纪律,滕英不算军中编制,只能与副将商讨,并没有下令调度的权利。
孔妙禾更是,除了推演,她只有等待。
副将最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去最近的白安城调兵增援。
然而去白安城抄小路来回,最快也要三日。
孔妙禾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她留下滕英,只身跟着副将去了白安城。
西境风沙大,空气干燥,昼暖夜凉,他们晌午出发,太阳也十分毒辣。
骑着马儿,尘土飞扬,风沙欲迷人眼,扬在空中落在人身上,人也越发沉重。
孔妙禾勒着缰绳不肯放松,脑子里纷繁思绪不断。
补给不及时,前线防线一旦溃败,敌军最有可能一路东下,攻白安城。
白安城是西境入中原第一防线,易守难攻,守城将士丁安也是善战之人,想来白安城不易攻下。
断了补给若是人为,损失的就只会是晏子展带领的15万大军,以及西境到白安城这一路,住在郊外村落的百姓。
会不会当真是陛下要令晏子展死在战场上……
孔妙禾摇了摇头,只要他们能调度白安城军,一定会有转机。
……
然而,所有的猜想都在夜幕下得到了验证。
他们距离白安城还有上百里的时候,一伙人在驿站喂马。
副将久经沙场,远远就察觉出异样。
他俯下身子,耳朵贴近地面,随后脸色大变。
“有一大队人马,至少上万人。”他说。
孔妙禾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她跟着副将前去查探。
他们人少,隐于暗处,果然瞧见大队人马举着军旗前进。
副将一眼就认出,那是白安军。
“为首是丁安将军的副将,我不会看错。”
他们未来得及前去求援,白安军却率领人马先行。
孔妙禾额间慢慢渗出了汗,骑着马儿就往回赶。
这是一个局,陛下居然真的狠心到要通过断军需补给,令晏子展死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