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 这一日,田间地头,谷场上面, 都在议论沈临去卖冰糖葫芦这事情。
“沈临这些时日花钱大手大脚,又是请杨家吃饭, 又是雇牛车,又是吃好的, 这不是把钱花完了吗,居然去卖冰糖葫芦。”
“沈老二原先把日子过得多红火, 到了它儿子手上,却潦倒到要卖冰糖葫芦了。”
士农工商, 村里人都看不起做小生意的,卖冰糖葫芦这样的小生意更是被看不起。
村里面人还议论, 这从做冰糖葫芦的作坊里买冰糖葫芦也不便宜,要卖出去的话也挣不了几个钱,但是冰糖葫芦哪那么好卖都能卖出去, 这搞不好,还会赔了呢。
大家伙都道, 就是就是,哪有那么多人愿意花三文钱买冰糖葫芦,沈临十有八九是要赔的。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卖冰糖葫芦能挣多少能赔多少, 总之,说沈临会赔便会让他们心里和舒坦。
大家一起感叹这沈临的不成器。
一个上午,沈临再一次跌到了这个村里里鄙视链的底端。
沈老头和沈婆子更是长吁短叹, 叹沈临把沈家的脸都丢完了,以后沈家没有沈临这样的不孝子孙。
沈临去了青云县,在街市上面先走了一圈,叫卖冰糖葫芦三文钱一个,用苏晚的方法做出来的冰糖葫芦味道并不比山楂的差,所以卖三文并不为过。
果然,沈临的生意就如同别的卖冰糖葫芦的一般,叫卖了一个上午,只有寥寥落落的几个人买,一炷香的时间,只卖出去五串,两个扎子上面还有满满当当的冰糖葫芦。
其实张二狗早上就远远地尾随沈临来了县城,为的就是看看沈临当街叫卖冰糖葫芦的落魄样子,看到沈临卖了很久只卖出去几串,张二狗心里舒坦极了,便去青云县的别处溜达了。快到中午的时候,张二狗在青云县吃了热腾腾的一碗面,然后便打道回府,回到青石村的谷场上面。
正是中午,青石村的村民都在谷场上面吃饭唠嗑,张二狗带回来的沈临卖冰糖葫芦卖不出去的情况自然是热门话题。
好事的村民们纷纷嘲笑起了沈临,这沈临,居然去卖冰糖葫芦,这就已经很丢人了。
去卖还卖不出去,那两大扎冰糖葫芦,卖不出去放到第二天可就卖不出去了,这怎么也得赔个一百来文钱吧。
今年的收成还没有下来,沈临就已经赔了出去,当真是败家又无能。
沈老头和沈婆子还盘算,沈临定然是要带着没有卖完的冰糖葫芦回来的,到时候,便把沈临卖剩下的要过来,她们老两口放下慢慢吃,冰糖葫芦也是很好的零嘴,虽然放的久了便不好,不过也比没有强。
大家伙正议论在兴头上的时候,却见沈临也来到了谷场。
多嘴多舌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调笑沈临。
“沈临,你那冰糖葫芦卖出去没有啊。”
“沈临,你那冰糖葫芦卖不出去就给大家伙分了吧,大家伙也都能记你个好。”
“沈临,你不会是打算靠着做冰糖葫芦发大财吧,我说你这个人,就死不踏实,还是好好种地吧。”
村民们指指点点的声音传了过来,沈临知道这是张二狗带回来的消息,上午沈临就已经发现了尾随他的张二狗,也知道张二狗观察了一阵见他买不出去之后就去别处溜达了,张二狗也在谷场上,正在人群中间,无疑是张二狗把当时的情形对村民们说了。
倒是也有几家人家不参与话题,只老老实实的吃着自己的饭,也不多言语,杨家兄弟自然也没有参与。
杨五还过来关切的问沈临,说冰糖葫芦的生意不好做也正常,以后他可以带沈临干个别的挣钱的活计。
沈临却让杨五放心,他有空再详细告诉杨五。
沈临把昨日给苏晚捡野山果的那几家的孩子都叫了过来,雇他们一个下午把沈临的玉米都搓完,原本这些玉米,沈临一个人还要搓个三四天,这七八个孩子搓的快,一个下午便能搓完。
这几个孩子自然是高兴,沈临也是先给了他们两个铜板,等到晚上回来,他们若是都干完就再给三个铜板,如果没有干完便只能得两个。
这些孩子和孩子的父母都很高兴,有这样赚钱的活计,谁不愿意呢。
杨五见沈临有钱雇佣孩子们搓玉米,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不像是张二狗说的那样,沈临一定是挣了钱,他定然是还想再去挣这个钱,才着急雇这几个孩子把这些活计做完。
若是没有挣钱,谁舍得雇人呢。
沈临就是卖冰糖葫芦挣到了钱。
沈临一个早上卖冰糖葫芦买的是三文,只不过是先奠定一个价格基础,叫卖了一阵,都听到了,但是也没怎么过心,毕竟冰糖葫芦就是三文钱,没有什么特别。
张二狗走了之后,沈临便开始吆喝,冰糖葫芦两文钱一个,三文钱两个,有之前冰糖葫芦三文钱一个的对比,这两文钱一个就已经便宜了不少,三文钱两个就更是便宜了,平日里舍不得给孩子买三文钱一个冰糖葫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