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灾情的官员,他在殿后从正午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玉旻闲下来。
他回去吃了一点东西,把自己打理好,半夜来时,发现玉旻已经握着笔睡着了。他的神色十分疲惫,面色苍白,而且Jing神时时处于绷紧的状态——他一步入大殿中,玉旻便惊醒了。
看到是他后,他轻轻松了口气,而后对他勾了勾手:“过来,阿慎。”
明慎道:“旻哥哥。”
玉旻偏头吻了吻他:“乖,什么都别说,等旻哥哥忙完就来陪你。”
这一年来,明慎已经无数次听见了这句话,每一次他都很乖,这次也一样。他握着玉旻的手陪了他一夜,眼睁睁地看他写下了一封罪己诏。
罪己诏,君王向天下昭告自己的过错,诏,告也,从言从召。
天灾时罪己,君臣错位时罪己,忧患存亡时罪己,向天下人检讨自己的过错。
玉旻慢慢写道:“朕德不类,不能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之和,变异频仍,咎证彰灼,夙夜祗惧,不遑宁康……”
“乃正月辛未,有流星见于营室,太史占厥名曰彗,灾孰大焉。天道不远,谴告匪虚,万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痛自克责……饥者夺食于路,市中杀人以卖,隐处掠卖人以徼利,日未晡,路无行人……实为朕过也。”[1]
明慎在旁边看着,难过地小声问道:“旻哥哥,你为什么要检讨自己?你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
玉旻笑着摸摸他的头,神色却流露出疲惫来:“阿慎,你以后就懂了。”
*
八月初,玉旻首次批准了卜瑜增援云泷的请求:“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最好快去快回。朕若是有朝一日过劳崩逝,你和霍冰一个都别想跑。”
之前卜瑜三番五次上书申请,玉旻一直没有批准,理由也很简单:霍冰已经走了,卜瑜若是也走了,京城里就真的无人可用了。内忧外患之际,每一个人才都不可多得。
而卜瑜之所以这次会被放走,理由也没有其他——而是他已经找好了人,暂时顶替自己的位置。
不止一个,而是两个。
他找来的这两个人一个叫谢缘,一个叫桑意,籍籍无名者。本来玉旻没当回事儿,但当他和这两个人分别谈了几次话之后,立刻改观。
这两个人据说是常年游历番邦国度,并且在外族人那里做过军师统筹的,在治国经略上很有几把刷子。据说,他们的人生愿望是:“惟愿如战国御寇周游列国,处处皆用,而心外无物也。”
他们要求的也很简单——不求荣华,但求富贵,希望玉旻日后能给他们拨出一块空置的空地即可,因为他们居无定所,从国外回来时发现已经买不起京中的房子了,很有些惨淡。
玉旻准了。
在这两位的帮助下,玉旻的压力被分担不少,但如今的境地仍旧困难重重。
明慎曾经见过其中一位姓桑的年轻人一面,对方是个容貌极其出众的男子——比他自己,比霍冰更加出众的容颜,却有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睛。
仅仅是这一面,他便觉得自己被对方看穿了——看穿了他的男后身份,也看穿了迄今为止所有的无能与软弱。
他心思一动,当天晚上问了玉旻,找来这位姓桑的年轻人一见。
他告诉玉旻的理由是这样的:“因为他太好看了,我怕旻哥哥你变心,我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玉旻捏捏他的脸,勉强满意:“很好,现在勉强有个善妒的皇后的样子了,请继续保持,朕的小阿慎。”
是夜,这位姓桑的年轻人如约前来,见到他后对他鞠躬行礼,道:“参见皇后。”
明慎大半年没见过外人,有点局促不安:“小桑先生好,不必请安了,我的名字是明慎,你可以叫我的本名。”
那年轻人笑了笑,道了一声:“明大人。”
明慎便让人引着他坐下。桑意坐下后的第一句不是问他叫他来做什么,而是轻声道:“慎,谨也,主忧虑、依顺,大人这个名字不好,总是伸展不开,不如换一个罢。”
这话大逆不道,跟在明慎身边的礼官立刻瞪了他一眼,但明慎制止了他,而后让他下去等着,偌大个见隐殿中只剩下他们两个。
明慎安静地捧着茶杯,组织着语言,可是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反而是对方看出了他的窘迫,笑了起来:“明大人,臣是个啰嗦的人,若是您不急着说,先让臣说一说如何?”
明慎点了点头:“您说罢。”
桑意道:“古时有子高,文帝欲立其为男后,而文帝驾崩后,子高便不得善终。古时也有女帝,高龄时被迫退位,后人写在书中时,也说是‘武氏之祸’,其实男女并无不同,男子做得的事情,女子亦能做,反之也然。但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还是之后的许多年……要改变众人的看法,如同让流水倒退,太阳熄灭,逆天而行。”
明慎道:“我在听,先生。”
桑意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