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唯美爱情主题。观众还是很吃这一套的,即使拿到十几年后,也并不十分过时。
巧合加巧合是必然,这些因素加起来造就了大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偶像剧。
这剧刚火起来的时候,辛芷也就十八九岁,正是情窦初开、渴望爱情的年纪,年轻英俊、玩世不恭的陈坤也正是在这时成为她的男神。
虽然看到金燕西跟冷清秋交恶那段,很不能理解,一个人的情感、品性怎么可能变化那样快?
辛芷为了追剧,曾经特意找来原著抢先看结局。不过整本书看下来,有些大失所望。
倒不是书写得不好,只是书里面的人物跟电视剧里的差距实在太大。
后来看了原著也就明白了,金燕西其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啊。女人到手了,厌倦了,也就本性毕露了。电视剧对金燕西实在作了太多美化。
从收视效果来看,这些美化很成功!年代剧能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角的价值观实际上投合了现代观众,二者能产生共鸣。
燕西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前期对冷清秋一心一意的爱情都是现代人认可的爱情观。全剧洋溢着青春荷尔蒙气息,观众是很容易产生代入感的。
伊安重新翻原著,饶有兴味地看了十几章,不知不觉肚子咕咕叫起来,才发现已经到了饭点。打电话叫了外卖,边等吃的,边看齐泽刚发来的邮件。
邮件内容不多,是剧组信息和主要角色人物小传。齐泽为她定的目标是金家姊妹之一(年龄上看,她更适合八妹梅丽),或丫鬟小怜。
不过伊安有更大的野心。
当年雀屏中选的神仙姐姐刘亦菲在金粉世家之前并没有任何影视作品。要知道,饰演八妹金梅丽的舒畅在此之前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童星,还演过大热剧里的董鄂妃。
演小怜的徐露也已经凭里的可云这个角色,在当时获得了不错的知名度。导演放着两个颜值在线的成熟演员不用,而用一个纯新人来演女二号,不得不说眼光……独到。
不过有时候还真说不清究竟是角色成就演员还是演员成就角色。徐露的悲剧多情丫鬟形象、舒畅的邻家妹妹气质都能与人物融为一体。
刘亦菲的傲娇小姐气质是有的,但受演技拖累,总有点闹孩子气的感觉。不过她实在是老天爷赏饭吃,颜值抗打,很容易让观众忽略掉她的青涩演技。
所以,如果颜值过关,演技又能比神仙姐姐好那么一丢丢,是否能打动导演用她做女二号?
想想有些小激动,伊安匆匆吃过午饭,继续看原著,越看越能在白秀珠身上找到亮点。对小怜和梅丽两个中规中矩的人物倒没什么感觉。
事不宜迟,伊安打电话给齐泽,表明了自己的想法。齐泽略一沉yin,竟很快松口,说了个“好”,电话那边很嘈杂,齐泽说一句“抱歉”,很快挂断了。
“万岁!”伊安低呼一声,这样的boss不要太给力。
本来她这样刚进圈的新人,通常是由蓝耀的小经纪人来带,但齐泽现在亲自带她,在她身上寄予的厚望可想而知。
得了圣旨,伊安索性拿出纸笔给金燕西、白秀珠、冷清秋这个三角恋作角色分析。
乍一看,这个三角恋组合并没什么特别,白秀珠爱金燕西,金燕西爱冷清秋;白秀珠爱而不得,回国后不断撩拨家道中落、夫妻不睦的金燕西,在得到金燕西的许诺后,毅然独自去了德国结婚。
这是个一点都不新的故事框架。但张恨水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对男女情爱的刻画可谓深刻。再加上新旧交替的时代大背景,个性鲜明的人物群像,很能对上观众的口味。
白秀珠其实挺有值得同情之处,虽然电视剧版刻意模糊了燕西对秀珠的始乱终弃。从周边人物的表达上,还是能看出端倪。
原著用了不少篇幅铺垫秀珠的出场。燕西向金荣打听冷清秋的下落,金荣说不敢说,“将来白小姐知道了,我担当不起。”
金燕西在城外晒红了脸,三姨太翠姨撞见了揶揄:“回头上让你那白妹妹瞧见,又要抱怨半天。”
燕西要找帽子,小怜提醒他:“不是那天你穿了衣服要走,白小姐留你打扑克,把帽子收起来了吗?”
乌二小姐,一个并不亲密的交际场上的朋友也曾对燕西玩笑道:“我对白小姐说去,说你喜欢交女朋友。”
即使燕西去绸缎庄,一进门,伙计就提到白秀珠:“七爷来了。怎样白小姐没来?”
白小姐人还没出来,已经先声夺人。金燕西身边所有人都对她有了“七爷女朋友、未来七少nainai”的印象。
而且作者也以上帝视角说明了这段关系的实质:这白秀珠就不然了,耳鬓厮磨,已经是无所不至。最后的一着,不过是举行那形式上的结婚礼。
秀珠在书中第一次出场的时候,燕西见她两只雪白的胳膊,全露在外面,便伸手去握着她一只手,正要低头用鼻子去嗅。秀珠使劲一摔,将手摔开。属于情侣间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