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去找余三帮忙,俩人也不在京里白费事了,正好皇上安排耿秋去外地推广二季水稻的种植办法,耿秋就干脆选了沙河县。水稻在沙河县是最主要的农作物,皇上也没有怀疑,很爽快的同意了。
耿秋一行人走了没几天,阿昊寻了个机会就跟皇上告了假,把家里的事情交给阿宁夫妻打理,又与余明仪刘知华等人说了一声。他只带了曾常全一个贴身护卫就悄悄的离了京,很快追上了耿秋一行人。
耿秋出发时只带了五人,两个末等年轻官吏,这两人是跟着他学知识的。另外,两个积年的老农,是跟着他打理农田的。另一个贴身侍候的长随叫阿春,可以帮着跑跑腿,打理一下他的衣食。这五人都算得上是耿秋的心腹了,肯定不会多说阿昊与耿秋的私事,并且也认为阿昊是微服出来办公务的。毕竟他们都知道,皇上十分器重文武将军,将军一向公务繁忙。
一行人轻车简行,很快就到了沙河县。耿秋自是带着同伴去找沙河县的县令,交接一下公务,然后就在县令的帮助下,找了一个可靠的庄子,开始工作。而阿昊则自去找余三。
沙河县离当年余三带他们住过的大域镇并不远,阿昊与曾常全不过是花了大半天,就到达了大域镇,沿着旧日的记忆,阿昊在大域镇上很快就寻到了一座挂着余府的大宅院。
曾常全在外面打听了一翻,果然打听到这家的主人,正是排行第三,人称余三老爷。只是这里并不是余三老爷家人常住的地方,这里只是余家的一处别院。俩人颇费了一翻功夫,才找到余三老爷家。
阿昊不好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但当年余三给他们的信物也弄丢了,最后只得借了耿秋的名帖子,递进了余府。
余三老爷接到耿大人的帖子,很是吃惊,不知这位耿大人找自己有何事。但耿秋大小也是个官,他也没敢怠慢,吩咐下人赶快请进来。
双方一见面,阿昊与余三老爷皆有些吃惊,因为双方的样貌多少有些变化,但眉眼间也还能看出面熟。阿昊的变化相对来小些,而余三老爷却已经成了一个留着一把胡子的中年大叔了。
阿昊直接表明身份,余三老爷才恍然大悟的说:“原来是恩人来了,我就说呢,怎么看着面熟,却怎么也想不到是在哪里见过的呢。这一晃都是十好几年了。”
说完,余三老爷又激动的令下人去叫儿子回来,又吩咐人去内院喊夫人出来拜见恩人。一时间,余家象办大喜事一样,忙成一团。
“拜见恩人老爷。”余三的儿子,曾经的那个宝宝,现如今早就成亲生子了,连儿子都三岁了。和当年的他一模一样,甚是可爱。
阿昊看到这个小宝宝,笑道:“果然和小宝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一句话,把余三与他的夫人都说的笑了起来,余小宝可是脸都红了,难为情的说:“现在,我们都叫我儿子小宝呢。”
阿昊并没有说自己是来给故人迁坟的,只是说路经此地,来续续旧。在余三家里逗留了两天,阿昊就去找耿秋了。耿秋分派好同伴们的活计,与阿昊,曾常全,阿春四人快马加鞭的赶往当年两人相遇的地方,打算先找到坟地再说。毕竟隔的时间太长,又在荒山野外的,那座坟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
再一次踏上这个地方,阿昊与耿秋都很激动。这里原本就是荒郊野岭,基本没什么改变,四人在山里转了两天,果然找到了当年阿昊留下了记号的几棵树,那几棵树已经长大了很多,上面的记号已然模糊,但还能分辨出来。
“就在这里了。”耿秋激动的叫道。
果然,当年那座石头堆积的坟墓还在,甚至连墓碑上的字迹还能隐约分辨出来。
阿昊抱住墓碑痛哭起来。曾常全与阿春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耿秋打了个手势两人会意的后退,耿秋上前抱住阿昊,两人在坟前说了好多话,阿昊是在告诉耿秋听,这些年的一些事情,比如阿牛,比如他现在与耿秋的生活等等。
然后,两人返回去找余三帮忙。见到耿秋,余三更是高兴,他以为此耿秋是彼耿秋。
余三听说是要迁坟,想了片刻说:“这迁坟的事,要先带师父过去看过,才能决定什么时辰动土,能不能迁?这种事情我不懂,也不能乱说。”
“是的,我们就是想找位高僧或者法师帮忙,我们自己也是不懂的。”阿昊说。
“这个好说,我带你们去找,但大师肯不肯出手,我就不知道了。”余三说。这种事情,也是有讲究的,肯定不能勉强。并且那大师还是个非常难搞的人。但附近就他法力最高。
两人皆表示明白。第二天,余三带他们去了一座道观。他们俩倒是见到了目标人物,是个约五旬的老道士,听说了他们的来意后,老道士莫名的盯着耿秋瞧了几眼,最后居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连余三都很是吃了一惊,因为这老道士是出了名的懒。除非自己乐意,没人能硬请得动他,一年里有大半的时间都在打瞌睡,什么正经活都不想干。他原还打算亲自出面求老道的,因为这道观多亏余三每年给的八百两香油银子,才能支撑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