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晋祁带着那不离身的小娃娃窝在丞相府正偷闲,边关却传来急报,夏国大举进犯,鬼面将军调动整个边关兵力,已经迎战。
夏国与他们早已经摩擦多年,边关战事连连不休,晋祁和林绪两人也早已经预料到迟早会有一场大战,却未曾想来的这么快。
年初几,年假还未修完,晋祁就下旨召集了所有相关官员,在朝中紧急仪事。而边关那边,战报也不断的传回京中,让朝中众人都有些应接不暇。
战报传回,朝中不少人都还以为只不过和以往一样,也不过是风声大雨点小,没多久便会结束,但这一场仗却与以往不同,自正月开始,一打便打了将近一年。
起初还只是他们大榆和夏国的战事,没想后面甚至还牵扯到附近两国,从原本的对战变成一场大混战,又是一年秋末时节时,边关之地早已经一片荒芜混乱。
持续近一年的战事,让大榆一国库再次逐渐被耗空,临近冬日,朝中为是否征税争论不休时,边关那边再次传来捷报,鬼面将军追着败落的夏国士兵直进百里,让夏国丢了好几座城池。
边关捷报频传,朝中气氛也截然一变,从原本的争论不休变成人人都喊打,大家都想借着这机会彻底消耗夏国,让这已经持续近时年的摩擦战斗彻底结束。
晋祁本也有此意,他和林绪早已经蓄谋已久,各地地方驻军开荒屯粮的效果也随之展现,夏国已经因为这场大战而兵尽粮缺时,他们却还有存余。
这场战事让朝中百官都忙碌起来,也让林绪暗中松了口气,因为战事突发的原因,之前关于晋祁的那些流言蜚语也都被压了下去。
甚至就连百姓间也变得无人关注,毕竟比起关心晋祁到底是否有断袖之癖,事关生死的战斗显然更加引人注目。
时值年尾,边关再次传来捷报,鬼面将军带大军把夏国大军逼得缩回夏国国都后方。
夏国本就不如大榆宽广,兵力方面自然也远远不如,这一场大战直接让夏国消耗得几乎无所存,也让夏国百姓痛苦不堪,士兵更是如此。
眼见着大榆若是继续进军,再有一年恐怕便能把夏国拿下,鬼面将军却在如今大军所在的位置安营扎寨,不准备再继续进攻。
这事情鬼面将军并未提前与晋祁说过,所以消息传回朝中时,朝中顿时如同水滴进油锅般炸开了锅。
眼见着胜利在望,鬼面将军却停军不发,让苏凡毅所在的一脉主战派不满到了极点。
再加上之前一直捷报连连,甚至不少原本的主和派都跟着帮腔起来,让朝中的声音几乎向着一边倒,全都偏向谴责鬼面将军赞同继续出兵。
朝中不少官员的不满与谴责也传到边关,鬼面将军那边的回应却是一纸请饷书。
边关七八十万大军需要养,不开战时就已经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如今大战一年,粮饷和兵器补给的支出早已经超出国库的负担。
如果要再战,接下去所需要的远不止之前消耗的那些。况且夏国已经被逼到极限,接下去除非能说服夏国投降归顺于他们,否则必然会有一场死战。
比起之前的战斗,已经毫无退路的夏国临死之前的反击,恐怕就算大榆能赢,也必定会死伤无数。
他们现在本就已经占据优势,也已经打得夏国没有个几十年恐怕都难以振作起来,若继续开战,收复夏国的可能性不小,但也会让大榆士兵死伤无数遍地白骨。
面对如此情况,鬼面将军下的判断是停战,重新拉开防线。
对此,朝中不少人不满,晋祁却并不理会,他亦下旨,让鬼面将军就地驻扎。
此事自然引来朝中不少人不满,林绪和许澜知道后两人对视一眼,却是纷纷摇头笑了起来。
特别是林绪,眼中是抹不去的笑意。
身为一国主,恐怕就算是晋祁也有扩张疆土称霸一方的野心,如今眼见机会就在眼前,晋祁还能刹住车为百姓考虑以大局为重,着实不容易。
比起扩张国土留名千古,百姓自然更期待安居乐业与身在军中的家人平安归来,晋祁也选择了后者。
秋去春来,又是一年洪灾多发时,大榆却不似以往那般乌云密布。
边关战线拉开稳定后,朝中颁布了退兵的圣旨,夏国已不足为惧,边关七八十万大军居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除了必要的守卫外,部分老兵被允许卸甲回家。
此事一公布,坊间便热闹起来。众人争相相告,那架势,甚至连过年都没有那么热闹。
百姓欢喜,朝中情况并非如此,晋祁不战还退兵还民,让朝中原本主战的官员一个个的即使嘴上不敢言心中却是万分到了极点。
退兵的指令颁布下去后,朝中更是气氛压抑乌云密布,百官嘴上面上不敢如何,但当初被众人遗忘的事情,却又被有心人挑起。
晋祁乃一国之主,当品行端正以振国威,他却不爱红颜偏行歪道,令人不齿。
此事再一次爆发,流言蜚语难听程度更胜之前,虽然此事已经是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