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来自于他自己半生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也来自于他对天下苍生的悲悯吧?也只有他,敢于在别人不敢挺身而出的时候挺身而出支持朱厚熜,在杨廷和、费宏、杨一清都不敢坚持的整顿官吏,清查田庄这些事情上义无反顾,做的这么决绝而彻底,虽然他贬了徐阶,害了薛侃,但最终,他也还算配得上“文忠”这个谥号。
张璁死在嘉靖十八年,就在不久前十七年的年底,朱厚熜的母亲蒋氏也去世了。嘉靖十八年,朱厚熜决定离开京城南巡,把他母亲蒋太后送回他出生之地:湖北安陆州安葬。明朝的官员对于天子离开京城向来都很恐惧,虽然百官一直劝阻,但朱厚熜不是一般的皇帝,他还是毅然带着自己的亲信,留下太子监国,浩浩荡荡南下了。
朱厚熜南巡的场景实在太多了,林蓁就好像看了一部大片,他看到了不少他认识的人,张璁的身影已经在朱厚熜身边消失了,一场新的明争暗斗,就这样在张璁走后最受宠信的两个人之间悄悄展开……
他还看到了漫天大火,夜晚的半个天空都被照的通明,一名他没见过的道士仓皇从火中逃出,虽然烧的满脸是灰,胡子都烧掉了一半,他站定之后,却仍然露出了得意的神情,而其余的人仍然慌慌张张大喊着“救火”,林蓁这才意识到,九五之尊的朱厚熜至今还下落不明。
就在这时,火海中忽然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他脸上蒙着一层shi布,一步步的往吓得魂不附体的人群之中走来。他的背上,似乎还背着另一个人……
人生就是如此,就像张璁,谁能想到他屡试不中,却在四十七岁那年等来了发迹的机会,最终官至首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谁又能想到出身书香门第,家中世代为官,聪慧过人,二十四岁就高中状元的杨廷和之子杨慎,一朝其父失势,他就在偏远贫穷的云南永昌度过了数十年再也没有回到朝廷的机会?原本淡泊名利,远离争斗的严嵩离权力的中心越来越近,而一再受到朱厚熜称赞宠信,为国家出了不少力的夏言却渐渐落了下风……
这场南巡过后,朱厚熜的心态也改变了,他励Jing图治这么多年,江山还是满目疮痍,流民无数,沿途中乞讨为生的百姓布满了田野街间。他本来就是孤身一人来到京城,入京之后不久他的老师袁宗皋就撒手人寰,如今他的母亲,还有曾经支持过他的张璁一个个离他而去,历尽一番艰辛来到了他的故乡,林蓁看着朱厚熜孤独的身影,方才的辛酸又涌上心来——从帝王到状元到百姓,每一个人的悲剧汇集在一起,好像在他耳边奏响了这个时代的一曲悲歌。
回到京城的朱厚熜,似乎更加无意视朝了。更糟糕的是,他似乎和他的父母一样,在子嗣问题上遇到了麻烦,即使是在这一世,到如今朱厚熜的后妃们也还没有为他诞下太子,而上一世,他的子女接连出生,却又像他的哥哥姐姐那样接连离开了人世,唯一存活下来的两名皇子,在朱厚熜眼里,都是道士邵元节为他施法、祷告的功劳。
可惜,邵元节虽然在嘉靖眼中法力深厚,却并没能为他自己求来长生,嘉靖十九年,他也驾鹤西去了。他的死,也为林蓁在火海中看到的那名道士让出了位子,然而,这人却不像邵元节那样谨小慎微,也不仅仅是祷告求雨,他和段朝用有着相似的手段,却比段朝用更甚,一粒粒的丹药,让朱厚熜的脾气越发暴躁,他有时候头脑清楚,有时候却昏昏沉沉,满腹怒火,他不仅没有意识到这是那些丹药的原因,反而对求仙问道更加依赖。
这个时候,身在chao州的他,却意外收到了皇上催促他继续入朝为官的诏书,毕竟他辞官的原因是送母亲回乡奉养,如今程氏虽然抱病,但他却还在壮年,怎么能始终不出来做官呢?或许是朱厚熜清醒的时候记起了那篇气势磅礴的廷策吧,那其中一条条的主张,一句句忠言,和刚登上皇位时候的朱厚熜所期望的,所相信的是多么的相似!
林蓁看着那封诏书一点点展开,他心里也有些焦急,虽说这时候世道艰难,但哪一朝哪一代又是风平浪静的呢?说到这一点他还是很佩服张璁的,不管怎么样,他在嘉靖初年用他的努力整顿了朝纲,废除了不少弊政,如果没有张璁,百姓的生活无疑会更加糟糕。
正当林蓁提心吊胆的等待的时候,冷不防他耳边又响起了一个近来一直在他耳边回荡的,让他日夜警醒的声音:“皇上最近又想召这些所谓的‘贤士’入朝出力,对你我父子可是大大的不利呀!”
三十岁左右的严世蕃目光落在手中一份仓促抄写的名单上:“这为首的,不就是当年那位急流勇退的状元吗?他的策论当时传遍了天下,皇上对他十分看重,依我看,不能让他回京!”
第99章
严嵩脸上似有几分犹豫:“他们入朝, 无非也就是从翰林院做起, 离着妨碍我们, 还差得远呢吧?”
严世蕃抬手将身旁刚点燃的蜡烛“噗”一声按灭了,对严嵩道:“爹,您没听说过吗?‘防微杜渐, 忧在未萌’。如今夏言未除,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