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有这样一个不停火的炉子,一整天都会暖哄哄的,以前秦皓随老陆回老家,过年几天一直就待在亲戚家暖房里,有吃有喝又暖和,惬意的很,比城里的空调和暖气实用多了。
徐宜收拾完碗筷,进屋看到秦皓正在认真的画画,探头一看,是个漂亮的房子,自然地靠在他身上,懒懒道:“皓哥,你还会画画呀,这个房子画的真好。”
秦皓停笔,一把捞他入怀,夫夫俩头靠头,腿贴腿坐在一张椅子上。
“我想在院子菜地那块建一个暖房,里面可以种些菜,不是时令菜也能活,大家在里面能烤火,也能一起吃火锅,烧烤。”
“我想到的都画下来了,你帮我再看看,把你的想法也加进来。”秦皓靠在徐宜耳边讲话,热气入耳,痒痒的。
徐宜掏了掏耳朵,开始认真想起来。
“一到冬天,洗的衣服总是不干,有时候穿在身上还chaochao的,被窝也一样,如果可以放一个晾晒的架子在火炉边就好了。”
“柴要劈好放在暖房里,下雪的时候出来抱柴好冷呀。”似乎感受到了冻的感觉,徐宜打了个哆嗦。
“还要在角落放置物架,像我们厨房的那样,放锅碗瓢盆。”
秦皓耐心地将徐宜的需求画下来,徐宜灵光一现,又想到一个细节:“皓哥,我要再做些软垫,坐在上面会很舒服。”
“可以,我们今天定完,明日就去县城采购物资,把你放金子的铁箱也买回来。”秦皓轻笑一声,握住徐宜的脸蛋揉了几把。
见徐宜有发怒迹象,立马捏住他的爪子,笑着哄:“别闹,我给你看我在船上画的画,都是好看的风景,我画下来想送给你。”
秦皓拿出在船上画的一沓画作,摊在桌子上徐徐展开,是三艘巨轮靠在东城的情景,码头上人来人往,梳着和雁国不一样的发髻,穿着打扮也不同。
桅杆上巨大的白帆张开,有风的形状,船头的大雁旗帜迎风招展,有一种飒气的威严。
“这是在浪国东城码头,我们的船着陆,岸上有浪国迎接的官员,你看三层的小窗户,这个小人就是我。”秦皓用手指了指自己舱房的位置,当时登岸之后,他还真的数了自己在第几个窗户。
徐宜抚摸着画上的小人儿,饶有兴致地说:“原来你坐这么大的船出海,原来东城的人长这样呀。”
“还有呢,我还看见了粉色的海猪,还摸了小海猪的头。”秦皓抽出和海豚嬉戏的那张画,得意地说。
“你怎么在海里,海猪好可爱呀,怎么会这么听话,也不怕你。”
秦皓将当时发生的事情细细讲给徐宜听,徐宜的心情一下紧张,一下慰藉,让他感动的是海猪会主动救人。
“真的很神奇,同行的老司员也说,其实很难见到海猪,我想,它们和我们有缘分。”秦皓捏徐宜的小耳垂,想起来在船上思念夫郎的日子。
徐宜看得很仔细,一个时辰才看完十几幅画,听着秦皓的讲解,感觉自己闻到了海的味道,耳边似乎有海浪的声音。
“我要留起来,以后给宝宝看,让他们知道阿父是个很厉害的人。”徐宜小心翼翼地折起来,把它们放进了自己的小宝箱。
两夫夫腻歪了好一阵,才想起正事,去堂屋找叔么商量暖房的事情。
“村里有人家盖房会用几块明瓦,县城瓦坊就能买到,火炉难一些,要去铁铺找铁匠定做,到时候可以去问问。”王叔么看着秦皓的画,简单明了,一下子就明白了暖房的概念。
“还是你们年轻人脑筋活路,冬天还能吃夏天的蔬菜。”王叔么不断感慨,自己活了几十年,从来没听过谁能在冬天把菜种好的。
秦皓莫名心虚,有种抄袭别人作业的感觉:“叔么,我也是照搬我家乡的暖房,冬天冷,待在暖房里也松快些,不用穿的那么厚。”
“明日我和徐宜去趟县城采购,叔么,你帮忙找几个村里的泥水匠,四十文一天,过几天来家里盖房子。”
“窗花和软垫也要麻烦你和草哥儿,和徐宜一起做出来。”
“没问题,你们安心采购就是,其他我来做。”叔么爽快应了下来,今年能舒服过冬,他心里也高兴。
第二日,天微亮,秦皓,徐宜夫夫驾着马车去了县城,这个时代铁矿石受控,铁的价格比较高,徐宜带了一张百两的银票。
老远就能听到打铁声,热铁入水还时不时发出嘶的声音,铁匠们光着膀子,额头的汗水像喷泉,正热火朝天地干活。
徐宜往秦皓身后缩了缩,有些惊慌,眼睛也不知道往哪里放,秦皓摸摸他的头,让他在车里等,他去找铁匠谈。
徐宜把钱袋子塞给了秦皓,自己坐进马车里,开始悠哉喝水吃水果。
两炷香后,秦皓一脸喜意地回来,徐宜递给他剥好的橘瓣,焦急地问:“怎么样,能做吗?”
“开始说做不了,以前没做过,后来铁匠师父过来了,看了我的图,非常感兴趣,说可以给我们免费做,再补十两银子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