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去。到了天津卫转内河航船,到定州码头。然后改陆路往开州府去。这一路上,从江浙走海路用不了几天时间,反而是到了定州之后改用马车运输要费一番功夫。
常记粮行这一路是走顺了的。车马都齐备。但因为是灾荒年,沿路并不太平。出了定州府没多远,粮车就被逃荒的百十个灾民围堵了。
凭程灵慧的身手,她是可以带着贺昆等人保护粮车冲过去的。可那些都是贫苦的百姓。程灵慧也经历过那贫苦无助的岁月,由己及人,怎么忍心出手?
正在发愁,忽然来了一队官兵。远远看去,一片旌旗林立。马上兵勇衣甲鲜明,威风凛凛。那些灾民见了,早吓得纷纷逃散。
那队人马走到近前,当前一个将官摸样的小将,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程灵慧急忙上前,打着躬道:“回禀将军,俺们是开州府的粮商。”
那小将居高临下打量着程灵慧,犹疑道:“你这人,怎么那么面熟?”
程灵慧低着头,暗道:“可不是面熟。你在南都城外抓过俺。”可这话她是不会说的。这些兵勇别人或许不认识,程灵慧可是认得,那是羽林军。如果没有重要人物出京,这些羽林军是很少到地方的。她们平安求财就行,节外生枝的事能不做还是不做。
程灵慧现在和以前很是不一样。以前穿上男装就是个足以以假乱真的阳刚小伙儿,现在用尽了手段还是很容易被人一眼看出是个女子。所以,那小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他是有军务在身的,也没功夫在这里胡思乱想。说道:“我等正要往南而行。你们可以跟在我们后面。”
程灵慧一听,心花怒放。有羽林军开路,这一路上可是省去不少麻烦。
第133章 、怕你没勇气
那小将说完,策马回了旌旗林中。程灵慧让粮车队伍给羽林军让开一条道路。羽林军的大队人马从粮队旁边过去。程灵慧这才发现,那些兵勇拥簇着一驾气派的马车。马车的四角挂着宫灯。车上的帷帐是明黄色的。
敢用这个颜色的人,除了皇室中人再没有别人。也不知是哪个亲王显贵,怪不得能用这么多羽林军保护。
程灵慧和一众家下人等、车夫,躬身对着那马车行礼。别管是谁,平头老百姓,只管行礼准没错。等羽林军的车马过去,程灵慧这才让人赶上马车,缀在羽林军后面,往开州府而去。
夜里,那些人马歇在驿站,程灵慧等人就在驿站外,把粮车赶到一起,围拢成圈。一行人分批轮流看车、休息。黎明时分,早早的套好马车,等着羽林军先行。沿途连官府的盘查勘验都变得容易起来。竟然比平时提前了两天回到开州府。
看着常家的粮车源源不断的进城,开州府那些商家终于沉不住气了。一个个陆续开门营业。只是,想要如同预期的那样赚钱是不可能了。那些按正常进价囤粮的还能赚个钱,那些进了高价粮的,可就不好说了。更有借印子钱贩粮,所得利润连利钱都支应不出,眼看着血本无归。虽不至于抹脖子上吊,可倾家荡产的也有几家。
常记粮行一跃成为了开州府五大粮行之首。常继文的名号也正式打了出去。
士农工商,商人虽然排在最末,但是,大到国家兴旺,小到百姓安居乐业。商人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常家三兄弟挣钱的同时,从大局上稳住了开州府的百姓。老百姓其实很简单,只要给他们一点希望,就能顽强的生活下去。
随着开州府别的粮行开始开门营业。迅速弥补了常记在粮食上的缺口。开州府本就是鱼米之乡,境内泉水丰沛。别说三年大旱,就是旱上个十年八年都对当地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是从周边蜂拥而来的灾民。
现在,开州府的各大粮行已经把那些来买粮的老百姓,当成香饽饽给分了。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闹事。别说开州知府受益,连带周边的府县都沾光。甚至有贫穷小县,县令带着衙役,组织老百姓到开州府卖粮的。因为这里的粮食便宜。
粮食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少了就要饿死人,多了就不值钱。开州府的各大粮行,此前可都是备足了货的。现在因为常家三兄弟搅局,扛不住了把存货往外一放,比丰足年的粮食还充裕。以前又没物价局什么的,统一调度,平抑物价。粮食一多,自然降价。所以,在这大荒年形成了粮价不升反降的奇怪局面。
那些周边州县的大户们一看,开州府这是要把这个香饽饽独吞了啊。谁知道明年是个什么年景?要是还是大旱还好,万一老天爷给下雨了呢?那自己存得的粮食不就砸手里了?
商户间这样的恐慌一旦蔓延开来。迅速就波及到了整个南直隶。那些大小商户,开始陆续抛售手中存粮。南直隶的粮价经过了三个月短暂的上涨,又迅速的回落到平常的价位。
不过常继文弟兄三人虽说赚到了钱,这三个月撑得可也够辛苦的。常二爷不知道怎样,常大爷和常继文兄弟俩全都长了一嘴口疮,熬的两眼通红。走起路来都打飘。可见这做买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