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疑点
蒋君异一案的卷宗有厚厚一叠,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了好几十页,其中有案情陈述,有查案人员的分析,有证人证词,还有结案总结。用口语写成的还算好懂,近乎白话,只是有些繁体字要花些时间蒙上一蒙。还有些是纯粹的书面语,用词讲究,佶屈聱牙,一页里总有那么五六行看得云遮雾绕。
这时候就凸显出方正的重要性了。
刚开始的时候,景澜和叶安安还有点放不下面子,憋半天才把方正叫过来请教一二。后来渐渐的放开了脸皮,但凡看不懂的就扯着嗓子喊方正。
原本三个人每人一张桌案,景澜和叶安安看卷宗,方正埋头处理自己的公务。
到后来,干脆三个人都集合到了一张桌子上,方正也不办公了,专心陪着他们读卷宗。
下午的时间就在埋头苦读中飞快地过去了。
然而卷宗里并没有发现任何疑点。
案件陈述清晰明了,证人证词充分一致,最后的结案陈词条理清楚,逻辑完整,严谨可信。
看完最后一页,叶安安用指关节按了按眉心,疲惫地看向景澜,“你发现什么漏洞了吗?”
“没有。”
“我也没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叶安安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脖子,站起身做了几个舒展动作,“看来翻案的难度有点大。”
“是啊。”景澜也站起身扭扭脖子转转腰。
方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两个姿势怪异的扭来扭去,平平板板地问:“下官可以把卷宗收起来了吗?”
“先别。” 景澜道,“等会儿我要再看一遍。”
叶安安道,“麻烦方大人帮我准备一份纸笔。”
“我也要一份。”
方正整理卷宗的动作顿了一下,他来回打量了几遍景澜和叶安安,面具般僵硬的表情上终于有了一丝丝裂缝。
“你们,真的要重新查这个案子?”
景澜和叶安安对视了一眼。
蒋君异的案子虽然是皇上钦定的,但总归是大理寺查的,他们要翻案,那不就是要跟大理寺对着干?
这个板板正正的方大人,心里会不会有意见?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飞快地决定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叶安安眼神诚恳地道:“方大人,我家侯爷并不是有意要跟大理寺过不去,只是这位蒋太医的女儿一直认为她爹是被人陷害的,苦苦哀求侯爷帮忙,侯爷不忍心拒绝,这才来找卷宗,想看看自己能为她做点什么。”
方正点了点头,“此案确实有些问题。”
景澜刚要表演一个飞扬跋扈的小侯爷,突然发现自己没了用武之地,一愣之后连忙问:“方大人发现了什么疑点?”
方正摇摇头,“没有。”
叶安安忍不住握起了拳头。
方正继续说道,“但是没有疑点,也可能是一个疑点。”
叶安安把拳头松开了一半,“此话怎讲?”
方正指指桌上那份卷宗,“这份卷宗太过完美,我来大理寺五年,看过的卷宗有几千份,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份卷宗能如此清晰完整有条理。”
“你的意思是,这份卷宗是有人伪造的?”
“卷宗是真的,上面有我大理寺的印记。”方正一本正经道。
景澜耐着性子问,“那你说的‘太过完美’又作何解释?”
方正刚要开口,有人推开了门,太子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那位黄大人。
方正急忙起身站到一边。
“景澜,卷宗看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发现啊?”太子一边问,一边扫了一眼旁边的叶安安。
“这卷宗上的字也太多了,看得我头疼,能不能把卷宗借给我,让我带回府里好好看一看?”
太子板起脸来,“这是大理寺的卷宗,不是书坊里的话本,岂能随随便便就让你带出去?让你进来看一看就已经是违反规定了。”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景澜没再多说,谢过太子后就带着叶安安离开了大理寺。
他们二人离开之后,太子问方正:“侯爷可有问你什么?”
方正答道:“回太子,侯爷问了很多。”
“哦?”太子挑了挑眉,“他都问了什么?”
方正如实答道:“侯爷问了下官二百三十四个字的读法,还有一百零七个词的释义。”
太子皱眉,“他就只问了字和词?”
“也有句子……”
黄任看不下去了,“侯爷可有问与案件相关之事?”
方正抬起眼皮,看了黄大人一眼,摇摇头,“没有。”
太子随手翻了翻桌案上的卷宗,“这些他都看完了么?”
方正答道:“侯爷每一页都看了。”
居然每一页都看了?他活了二十年怕是都没有看过这么多字吧?
景澜年幼时在宫中读书,看不到两行就会打瞌睡,没